收藏 同集路优化新建8座天桥 减少红绿灯公交争取进辅道
- 发布时间:08-24 00:15
  同集路沿线路口如何整合,让行人安全过街?红绿灯系统怎么做减法,减少等待时间,辅道怎么盘活,让公交车有效利用……昨日,针对最近市民关注的同集路相关话题,记者从同安区发改局、同安区预防办、同安公交公司获悉,前一轮改造基本完工的同集路同安段(银湖中路—潘涂立交),将迎来新的调整期。调整后,这条同安进岛和跨区的交通主动脉,运行效率将大为提升,交通系统得以优化,并带动道路沿线热度和片区升值。
过街设施
新建8座天桥,封闭隐患路口
目前,位于同安汽车站旁的天桥施工火热进行中,大型机械正在浇筑道路两侧的16根天桥混凝土立柱,“很快就可以开始焊接、安装天桥的构件了。”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站天桥横跨同集路,跨度达40多米,两侧设置粗大的支撑立柱。包括汽车站天桥在内,此次同集路改造还新建了禹洲大学城、蔡店等8座人行天桥。
同集路同安段沿线村庄众多,分布着同安工业集中区、轻工食品园工业区等多个工业园区,交通路口多,交通状况相对复杂。此次多个交通隐患路口封闭,有利于群众安全出行。
事实上,沿同集路布局的BRT有多个停靠站,这些高架过街设施,也让行人穿行同集路时,安全更有保障。
计划
将建珠厝大互通立交
同安区发改局局长梁向阳说:同集路改造过程中,对城南、四口圳等多个路口进行调整封闭,引导行人通过天桥等过街设施横跨同集路两侧,避免横穿道路。下一步,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引导市民通过天桥等安全设施过街。
同安区发改局:位于同
集路上的大立交——珠厝互通立交(暂名)目前已经立项,该互通立交位于同集路与同安大道交叉口,是G324复线与同集路的立交工程,项目8个匝道总长4.17公里,项目将对G324复线进行改建,长度985.4米,同集路改造长度为844.3米,项目总投资2.87亿元。
辅 道
或辟为公交专用道
提高公交安全和舒适度
辅道改造是这次同集路改造工程的重点,原先的6米非机动车道,已经拓宽为7米宽辅道,目前仅剩最后一遍沥青就全部完工。
同安市民叶先生经常坐公交车进岛,他建议辅道成为公交车专用道,公交车在辅道行车和停靠,不要与其他社会车辆混行。
目前,公交车走的是“S”形路线,进辅道上下客,上下客后再拐进主干道行驶,平均体长10多米的公交车频繁进出主辅道,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同安公交公司经同集路进岛的公交车数量大约230辆,日均载客量约7万人次。
说法
公交车进辅道行驶是趋势
梁向阳:让公交车进辅道行驶是趋势。辅道的扩宽和利用,将让同集路整体提速。
同安区发改局副局长吕子明说:同集路改造后,主车道和辅道的管理,将更科学和规范。近期将完善交通指引、监控及提升智能化交通设施等。
同安公交公司安全科负责人纪江辉:公交进辅道行驶一举多得。经过实地察看,改造后的同集路辅道,已具备公交车专用道硬件条件,不过,辅道要加强管理,一是要半封闭,同时在1公里范围内需设置一个错车道,方便公交车交汇行驶;二是要明确标明是公交专用道,尽量杜绝闲杂社会车辆进入或逆行;三是,对可能影响公交司机视野的部分行道树要进行修剪处理,减少视觉盲区。公交车走辅道专用道,既可缓解同集路主车道交通压力,在辅道上直线行驶,又能提高公交车出行安全系数,乘客乘坐舒适度也有明显提高。
信号系统
10个红绿灯逐步优化
多个相邻路口做“绿波带”
“路况好了,红绿灯不见减少。”家在集美、工作在同安的市民王先生每天自驾走同集路,他觉得同集路改造后,沥青路面好走,可是现有红绿灯数量有点多,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等待红绿灯时间很难熬。目前,同集路同安段主车道已全部完工,原有水泥路面被沥青路面所取代,路况大为改善。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同集路同安段沿线大致分布有汽车站、烧灰、三院、西湖村、工业集中区、新324国道路口、西柯路口、通福路口(将启用)、轻工食品园路口、洪塘头路口(将启用)等10个红绿灯。
计划
分步实施推动优化智能交通
梁向阳:同集路红绿灯数量,接下来将逐步优化减少。根据群众反映的需求,接下来要分步实施,推动优化智能交通系统。
同安区预防办:接下来这10个红绿灯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其中,随着通福路口红绿灯启用,西柯路口和轻工食品园路口红绿灯有望除去,新324国道路口的红绿灯,随着将来珠厝互通立交的投用也将除去。
对于相邻的红绿灯路口,目前已在酝酿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方案,相邻多个路口形成“绿波带”,市民只需要等待一个红绿灯,就可以接连通过多个相邻路口,大大缩短红绿灯路口通行等待时间。
汽车站、烧灰、三院三个相邻路口,西湖村、工业集中区两个相邻路口,洪塘头路口和天马路口两个相邻路口都有望设置成“绿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