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海沧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升级 五个中心全方位便民
- 发布时间:09-05 08:46
  “把最好的场所和环境留给百姓;充分体现服务的便民化和人性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区——海沧为全市提供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又一“范本”。不久前全面投用的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赢得百姓好评如潮。昨日下午,全市行政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现场会在海沧召开。
按照“全市第一、全省最好、群众最满意”的目标,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改造升级,成为全省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服务最周到、环境最温馨、办事效率最高、特色最鲜明的区级行政服务中心。
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是海沧继率先全市完成首条公共自行车道建设之后,在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中结出的又一硕果。
“五个中心”全方位便民
“把最好的场所和环境留给百姓。”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怀抱市民公园,背倚海沧湖,风景绝佳。
“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最大的特色,就是社会管理创新‘五个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应急中心、求助中心、协商中心)和群众工作部同时入驻,‘5+1’功能叠加,实现了‘要办事找服务中心、要参与找协商中心、有困难找求助中心、有矛盾找调解中心、有急事找应急中心’的便民利民目标,这在全国是首创。”海沧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江根云说。而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会长高小平看来,“五个中心,形态是政务综合体,本质是绩效管理的升级版,是政府管理的重大创新。”
“起点高、力度大,有创新、有成效。升级改造后的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增加到92个,审批服务项目增加到600项,首批入驻部门41个。同时还融入区网格化指挥中心、区三防(防火、防汛、防疫)指挥中心,实现了行政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有机整合,打造出功能强大的政务综合体。
“行政服务便民化”。海沧将区行政服务中心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社会服务一条龙、经济服务一条龙、建设服务一条龙和公共资源配置一条龙,实行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如二手房的买卖,服务中心不仅可以提供一站式产权变更,还可以提供水、电、气权属变更登记的一条龙服务,免去群众东奔西跑之苦。
此外,作为台商投资区和保税港区,行政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置口岸政策咨询窗口、开通台企绿色通道,形成特色服务。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卓越教授认为,海沧作为全市唯一的市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区行政服务中心特色明显,是国内同类管理事务中最完整的服务平台,改造升级后,必将进一步提升海沧的政务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改造升级彰显人性化
海沧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新的市民家园,改造升级后增加了哪些便民“利器”?给群众带来哪些新的惊喜?日前,记者再次实地走访了中心服务大厅。
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大厅立柱上新增设的55吋的高清叫号电子屏,分三屏显示动画、日期、天气、公告、号牌等,屏幕面向等候区,群众可以边看动画片边等候。
“便民服务人性化”。全市行政服务中心中首个母婴室的设置,为婴儿吃奶、换尿布等活动提供“私密空间”,成为一大亮点;二楼办事大厅独享的1300平方米花园式露台,市民在办事大厅呆累了,可以到露台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盛开的三角梅,一览湖光山色;三楼办事大厅和公共资源配置中心更是将临窗的美景让出来,市民在休息等候时可欣赏海沧湖和市民公园美景。
这样的人性化服务在大厅内比比皆是。候座的不锈钢座椅带软皮垫,即便是冬天,群众也不会坐“冷板凳”;渴了要喝水,不但有自动饮水机,还有自动售货机,饮料琳琅满目;想上网,这里有最快的网络——全省政务中心首个移动4G网络;要查税务薪资信息,这里有全市最先进的税务查询机,二代身份证一刷,一目了然……
在二楼的经济服务办事大厅,记者遇到前来办理户口迁入的林先生,几分钟前,他刚把户口从龙岩迁到海沧。“工作人员说话温和、整个大厅很宽敞、配套齐全,复印、邮寄、连老花镜也有,是我见到过的最温馨的办事大厅。”林先生开心地说。
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群众最满意”是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目标,而信息化为便民化、人性化服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利用区镇村三级网络联动,便民服务从区行政服务大厅向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的梦想成真。
新阳街道兴旺社区吴某因患有精神病,一人独居、生活困难。网格员江爱娇不仅主动帮助她申请补助,还帮她办妥各手续,送到医院免费治疗。像兴旺社区这种代办制服务,是海沧区利用网格联动,实行便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周到便捷的服务,离不开机关效能的提升。据区监察局副局长黄书枚介绍,目前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创新审批机制、优化审批流程,行政审批时间已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4.4%。而新建的区电子监察中心也为开展“一站式”的效能监察提速增效,工作人员只要点击鼠标,即可对三级服务平台服务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暗访、抽查;对网上审批进行监督监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支持该中心升级改造,区建设、教育、城管等8个部门主动搬迁到区文化中心、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海峡工贸学校等临时场所办公,将最好的办公场所让给群众,这成为海沧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共同缔造美丽厦门的又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