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定制公交模式已在北京开通 民革市委呼吁厦门也开通
- 发布时间:09-29 08:39
两三人“拼车”不新鲜,你听过三四十人拼辆公交车的吗?如今,这种介于出租车和公交车之间的“定制公交”,在北京、青岛等地陆续开通。
昨天,记者从市政协十二届十次常委会上获悉,民革厦门市委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并且已经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厦门公交集团正进行定制公交的调研,目前还没有形成具体方案。不过,公交集团称,这个建议看似很好,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很难。
倡导方
开通定制公交,在厦门是完全可行的
“定制公交”的主要倡导者是民革厦门市委宣调处的兰岚。今年8月份,她的这一想法在前期调查后形成了书面建议,目前正在同市规划局、市交通局进一步合作调研中。
兰岚说,我市当前公交出行比例约为31%,而香港、台北、东京等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40%-70%。推行定制公交,能够鼓励市民乘坐公交,解决上下班出行难的问题。
据统计,厦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百万大关,其中有60%集中在岛内,人均小车拥有量超过香港。兰岚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全市的私家车主有30%加入定制公交行列,每天上路的私家车至少会少15万辆。”
兰岚说,以厦门目前上下班高峰期出行量计算,在一条线路上满足几十个人在同一个方向上班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定制公交还可以部分取代校车的功能,学生也可以定制。公交部门可根据需求,设计线路,将部分公交车辆在高峰时间用于“定制”,过了高峰期之后还可以作为普通的公交车使用,成本较低。
兰岚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民革厦门市委政协委员们的一致支持。他们认为,政策措施要为百姓幸福生活加分,在我市建设定制公交系统将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体现。
依托智能交通平台,调查市民需求
如何开通定制公交,民革厦门市委也提出了建议:
1.做好规划。在开始建设定制公交系统前,要做好规划,还要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建议规划初期,以问卷调查、网络问卷、发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与周边群众深入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收集意见。
2.利用现有平台。目前我市已有“掌上公交”和“厦门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微信平台,因此,无需更多的建设和投入,可直接依托现有的平台打造定制公交平台,届时,市民可以通过定制公交平台参与出行需求调查,并针对平台上发布的商务班车线路进行座位预订及在线支付等操作。
3.完善监管和配套规章制度。经营主体资格如何确定,需要政府考虑,建议应当公开招标,择优经营,不应形成垄断。公交线路的设置权交给乘客,看似小事,却体现出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同时能树立民众民主和互让的意识,需要具体合同约定与制度确定。
实施方
票价、线路怎么定
这个建议如果要实施,自然会落在厦门公交集团头上。
厦门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正进行定制公交的调研,目前还没有形成具体方案。
这位负责人说,这个建议看似很好,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很难。有几个现实问题要考虑,比如票价怎么定,如果是按照普通公交的价格来定,因为是一人一座,从运营角度看肯定要亏损,要是只靠财政补贴,其他公交很挤,而定制公交是一人一座,可能会引起一些乘客不满;其次,线路怎么定,有没有政策来保障;还有,厦门城市比较小,不像北京那么大,北京开通定制公交的市场优势是规定一些区域不让私家车开进去,给定制公交提供了市场。
名词解释
所谓“定制公交”,即商务班车,乘客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提出各自的出行需求,公交部门根据乘客出行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商务班车线路,并在固定平台上招募乘客、预订座位、在线支付,根据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向开行商务班车。
市民声音
这个做法好,很愿意尝试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有的称是第一次听说“定制公交”,有的说在新闻上看到过。
多数人对这一做法表示欢迎,特别是没有班车的上班一族。比如,陈女士是小学老师,她说,学校上班时间比较早,从她家到学校的公交车不方便,有时公交挤不上,连的士都打不到,如果有定制公交,她很愿意尝试。
不过也有市民对这一做法能否实施表示担忧。有市民说,这是件好事,但很多细节要考虑,比如价格怎么制定才合理,让大家普遍能接受;比如有人爱迟到,他毕竟付钱订了座位,到底等不等呢。
他山之石
北京已开通9条线路
今年9月9日,北京定制公交开通,至今有9条线路,另有7条将在国庆节后开通。
乘客可登录公交集团网站注册,至少提前3天预订,并通过网银支付预订费用,在确定乘客座位后,定制公交平台将会在乘车前1-2天内,向乘客发送手机短信。乘客在首次乘车时凭此短信(转发无效)领取商务班车乘车凭证。
费用方面,20公里(含)以内8元,每增加5公里(含)以内增加3元。连续预订的,还可以享受优惠价格。
运行以来,商务班车在方便乘客的同时,也暴露出晚点导致乘客迟到、发车时间地点过于固定、满座率较低等问题。
目前,青岛也已经开通,另外还有济南、大连等城市正在推进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