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岛建筑限高项目降容 提升本岛环境品质
- 发布时间:10-24 09:04
■湖滨南片区密密麻麻的房子。 郭航 摄
■豪宅增配车位或不再成为立法强制要求。
厦门本岛太挤,该减负了。今天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厦门本岛提升环境品质降低建设容量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过去几年厦门本岛建设“重加法,轻减法”,今后将加快推进本岛品质,降低建设容量。
1
新增项目“减肥”
两处降容470 万平方米
目前,规划部门已经开始控制本岛新增项目的开发容量,大型综合开发项目需进行专门的容量分析,例如交通容量、市政容量、航空限高和景观影响等因素都将纳入分析范畴。
据此,邮轮城的建筑规模已经由200万平方米下调至70万平方米,两岸金融中心由700万平方米下调至360万平方米,仅此两项就为本岛降容470万平方米。另外,对湖滨中路公交总公司地块、卷烟厂地块、夏商地块等也明确要求控制开发强度。
针对已批未建的历史遗留项目,规划部门也进行“体检”,该“减肥”的也得减,通过巡查,自行车厂地块降容9万平方米,农科所地块降容3万平方米。
2
黄厝片区“限高”15米
建筑一般不得超50米
为了维护“山海相连、城景相依”的景观,规划部门对中山路旧城、厦港、南普陀、曾厝垵和黄厝等景观敏感区进行高度控制规划研究,划定本岛建筑高度控制区。
相关法规明确规定,黄厝片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曾厝垵片区控制在24米以下。本岛内除了划定的高层建筑区,其余区域建筑高度均控制在50米以下。这一规定有效控制了环岛路沿线区域新建建筑的高度。
3
不再新增工业区和专业批发市场
工业企业出岛最高奖励1000万
未来,本岛除了保留火炬园和航空工业园外,将不再设立工业区,也不再新增各种类型的工业消费品市场,转而引导大型工业消费品专业批发市场向岛外发展。
今年,我市还印发实施了《厦门市促进岛内工业企业搬迁岛外暂行办法》,出台多项奖励措施,鼓励岛内工业企业迁往岛外发展,奖励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该《办法》的有效期为两年,适用于思明区、湖里区辖区范围内在国有土地上生产经营、拟搬迁岛外入驻《厦门市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确定的各相关专业园区,且搬迁后岛内用地由市政府收回的工业企业,对按时和提前搬迁交地的企业将予以奖励。
4
工业仓储“以旧改新”
不得超现有上限70%
今年,规划部门还计划出台《关于推进工业仓储国有建设用地自行改造实施意见的补充规定》,促进旧工业仓储改造,防止在改造过程中开发的强度过高。
目前,相关补充规定的草案已经在市规划局的网站上公布,依据草案,今后岛内旧工业仓储改造后的容积率上限,原则按现行规定容积率上限指标的70%控制。在旧村改造方面,也明确旧村改造后建筑容量原则上不得大于改造前建筑容量。
对报告中提出的修改内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将进行认真审议。
链接
我市人口承载量800万
2020年将达613万
依据近日市政协《厦门人口承载力研究及建议(草案)》调研报告,我市土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根据既有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远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50~800平方公里。根据国标GB50137—2011,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宜为100平方米/人左右,厦门远景可承载人口规模800万人。而2000年~2010年,厦门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58%,未来10年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则到2020年厦门市总人口将达到613万人。市政协经建委在报告中建议,在户籍政策调整中,要适当提高常住人口、购房入户和投靠入户准入门槛,充分考虑疏解岛内人口,促进岛内外均衡发展。
三年规划发展历程:
(1)2011年 《本岛整合提升规划研究》
分析本岛整合提升功能、思路,提出本岛提升目标与方案。
(2)2012年 《厦门本岛开发建设控制策略研究》
设定本岛合理的目标体系,总体要求:“岛内外一体化,减量优质”,策略:“不开发”、“小开发”、“慢开发”分区域分类控制。
(3)2013年 《降低本岛建设容量、提升环境品质的管理策略研究》
明确本岛主导功能为高端服务、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全市拓展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构筑本岛与岛外东部市级中心,改变本岛单中心的发展格局。
相关新闻
豪宅增配车位
或从法规条款中删除
豪宅就一定要强制增配车位吗?今天上午,记者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了解到,为了限制车辆增长,《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草案)》删除强制豪宅增配车位的条款。
草案此前规定:“新建商品住宅应当提高车位配建标准,除规定按照不低于一户一车位的标准建设外,对130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应按照面积的大小进一步提高车位配建标准。”针对这个条款,市人大法制委在征求意见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赞成者认为,这样的规定防止今后出现新建商品住宅车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反对者认为,车位配建标准具有政策导向效应,车位越多,车子就越多,车位配建标准较高,客观上会鼓励支持公众购车,加速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要求豪宅增设车位要不得。
参阅我市目前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后,法制委建议只规定新建商品住宅车位配建的最低标准,即“新建商品住宅应当按照一户不低于一车位的标准进行配建”,在此基础上,如需多配建停车位,可由开发商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需要通过立法强制要求豪宅增设车位。
背景
我市空间布局
仍需调整
报告中指出,目前,本岛城市建成区面积仅占全市的37%,但约65%的就业岗位集中在本岛。岛内外面积之比虽然为1:11,但人口密度却为11:1。
原规划控制本岛人口在130万以内,但实际已经达到了200万人,直接导致了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的不足。按照建设部标准,宜居城市人口密度应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内,但本岛的人口平均密度已经超过了1.82万人/平方公里,部分街道如鹭江、中华、厦港等超过了3万人/平方公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岛的开发建设以高强度开发的新建和大面积的拆除新建为主,交通拥堵,环境品质和宜居性下降,城市风貌特色和风景旅游资源保护面临困难,呈现出以本岛为单中心的空间结构。
当前我市城市空间布局仍需要大的调整,本岛一般性功能占比较大,环境容量与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品质提升的主要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