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新企业办证照章仅需4天 市政服务中心推并联审批服务
- 发布时间:11-07 08:59
  改革前:一个月
企业办理证照章,工商、税务、质监、国税、地税五部门要跑个遍,最少要跑五六趟。每走一趟,要花4个至5个工作日,证照章办齐全要花一个月
改革后:仅4天
企业人员只要跑两趟,一趟送件,一趟取件,通过流程再造,只需4个工作日就可办结
日前,厦门市奔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顺利地拿到了成立公司的5个审批件,成为我市行政服务中心企业设立登记照后并联审批试运行以来办结的“第一单”。
为深化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审批效率,10月28日,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试运行我市企业设立登记照后并联审批服务,中心管委会和市工商局共同牵头,将工商营业执照、企业公章、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等5个事项由原来的串联审批优化为并联审批,同步受理、交叉审核、限时办结、同时取件,办理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4个工作日,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进一步推进我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创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投资软环境。
“太幸运了,我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日前,刚从中心窗口拿到全部证照章的市奔途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鲁华高兴地说,“经过改革,中心办事的效率更高,服务态度更好了!原本以为要花一个月,如今3天就搞定。”
据悉,陈鲁华所在的企业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11月1日,在中心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全程陪同下,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各部门的绿色窗口递交了申请资料,提交后的第1个工作日内,即完成了工商营业执照的核发和企业公章的刻制,第2个工作日完成组织机构代码证及税务登记。从提交申请材料到拿到证照章,前后仅花了3天时间。
延伸
流程再造  企业只需跑两趟
和改革前相比,登记证照后并联审批试运行后有什么变化?
缩短时限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管委会副主任陈玉辉作了详细介绍:“首先是企业更方便了。”按照以往的做法,企业在办理证章时,工商、税务、质监、国税、地税五个部门要按顺序跑个遍。这样就造成流程太长,企业落地速度慢。而企业办理证章,在材料全部齐全的前提下,最少要跑五六趟。改革后,企业工作人员只要跑两趟,一趟送件,一趟取件,既便捷又高效。
其次,时间大大缩短了。按照以往的做法,企业每走一趟,要花4个至5个工作日。证章办齐全后,加上周末,保守估计要花一个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通过流程再造,只需4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据介绍,为了提供更贴心、到位的服务,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均设立了企业设立登记照后并联审批绿色窗口,中心管委会和五个局都落实了“一把手”总负责、驻中心首席代表专门抓的工作责任制,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真正推进了审批提质增效,也真正做到了“照镜子”后的“正衣冠”。中心管委会作为牵头部门之一,负责整个流程的协调、督办、跟踪、指导等工作,指派专人与申办企业“零距离”对接,进行申报业务指导,负责审批信息抄告流转,全过程协调督办,保障并联审批业务畅通快行,全面打造“便民、高效、公开、廉洁”的行政服务中心。
记者获悉,该并联审批业务目前为试运行阶段,暂定纳入并联审批的企业范围为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含3000万元)以上的新设内资公司、1000万美元以上的新设外资公司及其他列入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新设公司。中心管委会将根据试运行的具体情况优化提升并联审批业务服务水平,并适时扩大受理范围,惠及更多企业。
温馨便民  实现一站式办理
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后启动了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行政服务中心自去年启用后,始终着力“六个强化”,致力于打造“六个中心”:强化服务功能,打造能办事的政务中心;强化审批效能,打造快办事的政务中心;强化服务标准,打造阳光规范的政务中心;强化服务特色,打造品牌中心;强化技术支撑,打造智能中心;强化配套服务,打造温馨便民的政务中心。
目前,已进驻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除个别需要技术审查、现场勘验的项目外,基本上能在中心直接受理、审批和办结。今年以来,新增79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市级审批事项进驻比例达94.19%,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中心真正发挥了政府审批和服务大窗口、大平台作用,既方便群众,又方便企业。
自去年底以来,中心减少了100项审批事项,减少比例达22.8%。全面推动流程再造,审批环节全部精简到5个以内,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3%,“即来即办”件所占比例提升至70%以上。目前大部分事项基本实现通过内网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审批项目,部分事项已经实现全程网上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