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后调控时代的楼市走向 房价降不降谁说了才算数
- 发布时间:03-25 09:47
昨天,参与“3次调控下的房企抉择——&mdash 2011城市观点论坛厦门行”的国内专家、学者,以及国内、本土的房地产商齐聚一堂,就政策走势、房产税利弊、房价设限等话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论剑”。【相关新闻:名家云集 头脑盛会 探讨3次楼市调控下房企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商如何寻找新的商机,成为本土和国内不少开发商关注的焦点性话题。
谈调控效应:
政策略松就大买,稍有收紧即观望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昨日与会的不少专家认为,这要看国家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看来,目前,大家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预期是非常混乱的。
钟伟举例说,比如今年最大的亮点保障性住房,中央的目标是五年3600万套,真能做成吗?大家是迷茫的;另一个是房产税,它是否会在全国推广,各个城市跟上海、重庆的版本是相同,还是不同,我们不知道。其三,各地的限购政策松紧程度不一,限购政策何去何从也是一个困惑。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已经明确指出限购令到今年的12月30日到期,到期后怎么办呢?还有,二手房交易税的大幅提高,导致了存量房流动性降低,是否要一直持续下去?大家也有不同的判断。
尽管市场预期混乱,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房产调控政策趋紧的大方向应该不会变。
“大势摆在那边,房产调控政策肯定是趋紧的势头。”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预计,今年的调控政策走势肯定更加具体化。根据他对政策的解读,现在的大背景是,即使我们把经济增长放慢一点,也要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把稳定问题解决好。这次中央政府明确了调控目标: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
对此,钟伟提醒,开发商不要对金融调控抱有侥幸之心。其实,目前的资金价格并不高,虽然钱少但钱并不贵,所以还是少跟银行讨价还价。他预测,今年至少还要加息2-3次,存款准备金率也还有3次提高的可能。
政策调控还导致了消费者心态的变化——&mdash 越来越焦虑和短期化,政策略有放松就大举购买,稍有收紧就立即持币观望,这也造成了房价更容易大起大落。
看房价走向:
要想降低房价,政府该少收钱
房价走向也是昨日与会专家、学者和开发商“论剑”的焦点。
“现在已经比较清楚地表达了房价的目标,如果今年卖的房子都低于去年的平均价,那涨还是跌?”在著名经济学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看来,这已经是很清楚的指标了。
不过,金融分析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杜丽虹则认为,她不同意房价都是由政府来设定上线,市场经济还是由市场说话。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会从每个城市有多大上涨空间和下跌空间的标准来看,现在很多人讨论的目标是相对于去年涨多少或者跌多少,就是在跟上年比动量的指标。“而我喜欢用一个比较绝对的目标——&mdash 月供收入比的指标。”杜丽虹指出,月供收入比包括三个重要因素:房价、收入、利率。
“房价上涨与百姓的收入增长的矛盾需要长时间来解决,所以需要用政府之手的强制性来争取时间的缩短。”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房价的变化也不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就一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老百姓的收入相协调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不过,在部分开发商看来,房价的涨跌并没那么复杂。“如果真要房价下降的话,那政府就应该少收钱。”海尔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铿认为,对价格的下降幅度不要有太多期许。
他分析说,房价是跟成本绑在一起的,地价、拆迁、管理、财务这些硬性的,包括现在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引起的成本,很多开发商不得不去搞一些灰色的交易,所以以成本结构来分析,房价是不可能降的。
那么,开发商是不是存在暴利呢?在卢铿看来,前几年拿地的少数开发商有暴利,最近一两年拿到地的根本就没有暴利。当房价降下20%到30%的时候,也不是好事,因为,那时候,买不起房子的人还是买不起,有房者因为资产贬值也不高兴,最终的结果是有大量闲钱的人会“扫房”。
论房产税征收:
其他地方跟进,不会来得太快
房产税在上海、重庆试点之后,大家并没有从中看到预期中的 “震撼效果”。房产税要不要在全国推广?如何看待房产税带来的效应?
“方向是正确的,但还需要细化。”作为官方代表,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现在判断房产税的效果还为时过早,政府也不希望它一开始就带来震撼力,而是更期待在试点后总结完善,最终带动其他城市的跟进。他辩护道,只要基本方向没错,然后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排除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这个政策就是可行的。
贾康指出,在房产税的征收上,政府要发挥的作用是既不越位又不缺位,必须完成历史上的建设,就是地方性的税务制度,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循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完成中国经济转轨和现代化的全局是什么分量,是一大套政策关联的初始环节。”
“我认为在重庆、上海所率先使用的房地产税务具有实际意义。”贾康指出,既然现在有种种的矛盾合在一起,上海、重庆的地方决策层敢为天下先,他们实际上突破了官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则,不能简单地停留于争议,要在大方向下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个闯当然要有承担风险的气概。首先要充分肯定上海、重庆敢为天下先的实验,实话实说,房产税在这两个地方试行是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中国现在各种竞争力交织在一起,做一件事非常难,你要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让他确实启动起来,要把这个事情实质性地往前推,确实有很大难度。
而往后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国家是不是会考虑扩大试点范围呢?
对此,贾康说,按照一般的经验估计,短期之内我们不要急于设想其他地方会纷纷跟进,没有这么快,大的方向是扩大范围,之后再逐步地覆盖更多城市。
而在钟伟看来,房产税最大的问题在于,制定的时候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偷偷摸摸、无依无据。“我不反对政府纳税,但是现在我们只有纳税人的义务,没有纳税人的权利”。
“房价已经被成本绑架了”
问:您对房产税的征收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钟伟):房产税,并非房地产税,其实是不存在很多困扰的,到现在为止,我都是反对征收房产税的,现行的房产税事实上相当于美国的物业税。
问:您认为二季度房价会下降吗?
答(海尔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铿):房价是被成本绑架了,地价、拆迁、管理、其他费用以及一些灰色支出,从目前看来,所有的成本都没有下降,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拿地的开发商,根本就没有压缩成本的空间,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对房价大跌抱以太大期许。
房地产商:
坚定走品质之路
金都海湾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金连:三次调控可谓最严厉的调控,近一个月以来,老百姓希望降价、开发商希望政策松动,但是面对调控,开发商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学会面对调控也是在这个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
在面对调控下,开发商应如何抉择?首先开发商要坚持诚信,坚定产品的品质,不论是怎样调控,打造好的项目给购房者,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其次是选择产品,在不同的地方,打造不同的产品,适应当地的需求。
宝嘉地产总经理杨文焱:面对调控,开发商的眼光不要紧盯着政策,而是要长远看开发,将企业目标明确然后扎实、稳健地开发就好。
另外我认为,最好的产品才最有竞争力,现在不少地产企业注重搞创意、搞概念,但是他们要清楚,消费者最后还是要看质量,企业只要定位清晰,紧抓品质,就不需要盲目炒作。当然,在调控的背景下,企业还是需要理解政策、顺应政策,找准机会,总有发展空间的。
导报记者 孙春燕 张顺和/文 黄少毅 吴晓平 张向阳/图